【山东省典型案例】莒南县发展和改革局:莒南县信用赋能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2-05  来源:信用山东  浏览次数:1

近年来,莒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夯实信用基础设施,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升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推进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高站位统筹推进,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发改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落实、各方广泛参与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加强信用归集。认真梳理信用信息目录,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全面动态归集信用信息。重点抓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工作。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决定做出7日内通过莒南县政务网站公示,并同步推送至“信用临沂”“国 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相关平台,今年以来归集行政许可信息25172条,归集行政处罚信息1046条,推送信用工作动态信息50条。二是加大信用监管。严格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2022年版)》等要求,依法依规加大信息公示力度,优化企业信用报告功能。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在开展日常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时,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未按时完成信用修复、未退出严重违法失信台账的企业,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频次提高25%,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开展信用修复。建立源头触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决定时,一并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告知信用修复的途径和最短公示日期。组织召开行业信用修复培训会议,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现场培训,推送信用修复申请简易操作视频指南,助力企业“放心”修复,“安心”经营。针对处罚较多的企业,开展“信用修复进企业”专题走访,现场介绍 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信用修复所需要提交的材料,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今年以来,莒南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指导百余家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完成失信修复189条。

二、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一是开展信用承诺。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做出信用承诺,组织县内企业开展信用培训,并签订信用承诺书,发出“守法诚信文明经营”倡议,促进行业自律,已引导5000余家市场主体做出信用承诺。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开展“十佳诚信个人”评选活动,并实施联合激励政策,对获评个人发放“崇信畅行卡”,持“崇信畅行卡”可在莒南城区内免费乘坐公交车,在县汽车站购票时享受优先购买汽车票、优先乘车待遇。三是开展诚信宣传。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的作用,强化诚实守信文化宣传教育。依托“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组织开展“信用进企业”活动,指导学习《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信用修复指南》,增强了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组织志愿者到车站、社区等场所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推介诚信履责的典型事迹,今年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1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大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增信”浓厚社会氛围。

三、强化信用应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信用+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信用政务服务建设,让信用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特别通行证”。一是打造信用绿色通道。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诚信企业服务中心(VIP贵宾接待室)、帮办代办中心、一窗受理区和统一出证区等功能区域。配备“善跑腿”帮办代办服务专员,对诚信良好的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做到提前介入,指导网上申请、表单填报、资料准备。在交通等领域开展“十佳诚信企业”评选活动,获评企业可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和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时享受政务事项绿色通道服务。二是提供“秒批秒办”服务。设立专家顾问团队,全天候为诚信主体提供业务咨询、资料填报、审批政策讲解等贴心服务。对于企业设立、变更登记等服务实行保姆式、集成化帮代办服务,实行秒批秒办。对新开办企业,赠予4枚实体印章及电子印章、税务Ukey和惠企政策 手册在内的大礼包,让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到信用红利。三是提供“容缺受理”服务。实施“信用+告知承诺”的审批便利化措施,对符合条件且主要申报材料齐全的诚信主体,非要件申报材料暂不齐备的,可先行受理,所缺材料在规定 期限内补齐即可,加快办理进度,形成“信用越好、审批越易”的激励机制。

(二)“信用+金融”贷来一滩活水。积极探索“信用+金融”新路径,着力推动信用金融与信用莒南建设有机融合。出台《关于印发莒南县信用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依托农商行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开发积分管理及工作展示模块,探索积分转化“富民”信用贷款、“亲情”信用贷款、“强村”信用贷款、“助企”信用贷款,以及积分流通联结共享机制。对积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对象,开通绿色通道,享受“无还本续贷”政策,并提供简化流程、开通容缺受理、VIP等高效便捷服务。县域16家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产品方案或实施方案,面向不同积分主体,创新推出“信用积分贷”“信用积分系列贷”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根据信用积分给予不同授信额度和利率优惠。截至目前,已对14.45万人、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用积分金融转化评价,发放贷款4.94亿元。依托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综合信息平台,为企业绘制精准“信用画像”,让信用良好的中小微企业获得与其生产经营、消费需求相匹配的贷款额度。截至11月,平台发布融资需求2613笔,受理需求2499笔,对接率95.64%,成功发放贷款2424笔、24.52亿元,获贷率97%。

(三)“信用+税务”护航企业发展。结合县域实际,推行“信用+纳税”服务,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一是为纳税人“精准画像”,依托“金税三期”征管系统、山东省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平台等多系统多平台数据,根据纳税人的主营业务、经营模式、发票使用情况等,分行业分规模确定纳税人的风险情况,在遇到发票开具异常等税收风险时,第一时间对企业的经营等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追踪溯源。二是探索推进动态“信用+风险”共同体既强调失信惩戒,也重视守信激励,通过网上风险提示疑点的“非接触”方式,加强事后管理,帮助企业消除涉税风险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三是拓展网格化管理功能,开展全流程纳税服务,及时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纳税辅导和政策宣传,积极通报公开的税收风险案例及应对方法,助力企业扎牢税收风险的“口袋”, 进一步降低涉税风险。

请完成安全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