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大坞镇“美德信用+积分”新模式打造社会治理新路径
一、基本情况
大坞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组织发动、表彰激励、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党建引领,深入调查研究,在建强组织体系队伍中谋篇布局
1.调查研究出实招,破解难题出实效。为全面做好“党建+美德信用”积分工作,镇党委书记、帮包领导干部带头到村网格进行调研,实地察看各村网格化治理基本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为推进“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2.贯通联动建主轴,顶格推进建体系。抽调党建专员、文明实践专员等成立专班办公室,由镇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指导全镇65个村成立“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小组,充实专职队伍318人。
3.党建引领定制度,精准分类定人员。制定《大坞镇关于开展“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立足村级网格小组,区分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党员、75岁以上老人等4类人群,明确加减分标准,细化4大类18项加分分值,11项减分分值,赋予个人基础分值20分,固定奖励金额,各村结合各自实际拿出一定数量的金额用于购买奖励物资,确保活动持续开展。
(二)精细数据基础,广泛宣传发动,在推动评比表彰活动中走深走实。
1.聚焦网格建台账,网格划分聚人气。全镇共成立92个“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网格,每个网格内明确一名积分收集员和一名积分监督员。建立“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台账,为全镇28676名18-75岁之间的常住人口建立个人积分台账;对75岁以上的无不良记录的老人给予年终一次性80分积分关怀,营造出爱老、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2.合理设置兑换点,丰富物品接地气。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按照“有场所、有货架、有物品、有参照标识、有台账、有人员”的标准,建立65个村“党建+积分”超市兑换点;结合群众生活需求,丰富物品米、面、油等十大类96项物品,受到了群众的高度欢迎,活动开展以来,共投资32万元用于积分超市物品购置,立足本村超市、门市部签订兑换协议48份。
3.全面宣传抓落实,开展活动提士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利用村级微信工作群、广播、满意度入户走访、网格员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工作,制作线上“党建+美德信用”小程序运行后台65个,完善基础信息、活动发布、个人申报等内容,实现了村民积分申报“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开展全覆盖;目前,全镇65个村围绕“美丽媳妇、美丽婆婆、美丽家庭、美丽庭院”等内容进行评比表彰,累计开展活动69次,积分63956分,3148人参与了积分兑换评比,涉及兑换物品76种。
(三)积出宜居乡村,夯实社会治理,在叫响为民服务品牌中弘扬正气
“党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工作,着力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增强。截止目前,全镇满意度同比上升21%,邻里纠纷发生率下降效果明显。
三、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是关键,通过成立党建引领工作专班,以党组织为核心,层层压实责任,将党建与美德信用建设有机融合。多元应用是动力,将积分与志愿服务、理论宣讲、人居环境、网格治理等场景结合,村民通过参与各类活动获得积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激励措施是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守信的价值,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数字赋能是趋势,顺应数字化潮流,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精准度。
- 发布时间:2025/08/27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柴胡店镇“积分制”让美德信用可量化能兑换
发布时间:2025/08/27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滨湖镇西盖村“荷事佬”信用积分助力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08/27 -
【滕州市典型案例】“美德信用积分制”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滕州市张汪镇探索推动全镇治理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28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羊庄镇:以“信”促“治”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8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龙泉街道滨江社区:党建引领信用积分制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