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羊庄镇:以“信”促“治”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治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需求。为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羊庄镇以信用积分制为突破口,将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众动员工作中,构建起“党建引领、信用赋能、全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共建”的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精细化信用积分体系
羊庄镇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关键领域,将村级事务细化为20余项量化指标,确保信用积分体系全面覆盖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在党建引领方面,设置党员参与组织生活、认领党员责任区、带头学习党的政策等积分项目,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公共事务中,将参与村庄环境保洁、协助矛盾调解、支持村集体产业发展等纳入积分范畴,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治理。同时,设立负面清单,对违规占用公共空间、破坏生态环境、违反村规民约等行为进行扣分,强化村民的自律意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组织村民代表参与赋分标准讨论。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最终确定积分规则。
(二)强化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
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党组织统筹协调,确保信用建设始终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大局,实现党建与治理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例如羊庄镇西南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甘东升带领村“两委”班子筹集15万余元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并将院内水塔进行拆除,让村民办事更便捷;新建并提升的未成年保护站,规划建设的村级文体活动广场,装配了崭新的健身器材和运动设施,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今,这里不再仅仅是干部办公、党员学习的场所,更成为凝聚民心的“红色阵地”。为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积极谋划民生项目,仅用一周时间筹集资金13万元,其中5万元对村内近700米主干道路进行沥青复铺,并在复铺过程中投资3万元铺设过路管道,曾经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道路焕然一新,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村民们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推进全方位宣讲活动
以“美德信用讲堂进乡村”为抓手,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讲、演、问”结合的立体化宣传,将诚信建设融入群众生活,让诚信意识转化为群众日常行为准则,为构建诚信社会、优化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累计开展178余场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中,宣讲员通过剖析企业诚信经营案例、讲述个人守信受益故事,结合现场互动问答,生动阐释诚信在消费维权、合同履约、邻里交往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巧借“戏曲下乡”文化惠民东风,打造沉浸式诚信教育场景,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诚信文化熏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诚信理念从“入耳”到“入心”。
三、经验启示
羊庄镇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民主协商制定积分规则,让村民真正成为信用建设的主体,增强村民对信用积分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以多元化的措施将信用建设与民生、产业等紧密结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信用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热情,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
-
【滕州市典型案例】“美德信用积分制”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路径——滕州市张汪镇探索推动全镇治理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28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龙泉街道滨江社区:党建引领信用积分制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28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界河镇东曹西村:信用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8 -
【国家典型案例】敦煌市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探索“信易+”模式的多元应用
发布时间:2025/01/06 -
【国家典型案例】深圳南山推行“先诊治、后缴费”信用就医便民服务
发布时间:2024/12/04 - 发布时间:2024/11/15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