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农村经济事务中心:引活水浇灌主体发展“富贵花” 出实招铺就乡村振兴“金色路”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滕州市农村经济事务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通过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开展行动、创新融合,依托省农担公司联合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等涉农银行及四大行建立担保融资体系,增强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营造和谐健康主体金融环境
在完善“政、银、保”协力支农工作制度上做文章,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制定发布《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金融系统增强改革思维、用好改革办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鼓励金融机构增设特色网点推动基础服务向县域乡村延伸,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搭建平台,同心戮力助推主体蓬勃发展
定期摸底主体融资需求,组织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企对接”座谈会,现场搭建金融业务直通平台,邀请省农担公司驻滕州办事处等8家涉农金融机构负责同志详细解读金融政策,面对面为30余家主体解决融资难题;配合人民银行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工作,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平台注册用户,如实填报数据信息及时推送人民银行,加强建档评级信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助推人民银行在“整村授信”“信用镇”“信用村”建设工作基础上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全覆盖。
(三)创新融合,政策产品纾解主体后顾之忧
金融保险机构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立足群众利益、立足合作社、农场及小农户利益换位思考,在不违背公司政策规定前提下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拓宽抵押范围,降低贷款利率,创新适应农业生产周期的金融产品,为不同产业研究开发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金融信贷产品,为广大主体提供更有效、更便捷、更精准的金融服务。目前已开展“鲁担贷”“鲁振通”“农农e链”金融平台培训会10余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量身打造“粮食种植贷”“裕农贷”等涉农金融产品20余种,“滕州农贸贷”入选2023年全国农担担保产品优秀案例,2024年联合省农担公司已累计完成担保5087户,金额32.69亿元,新增放款337户,金额2.02亿元,为主体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四)防范风险,依法依规规范主体金融业务
制定《滕州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方案》《滕州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风险排查工作分方案》《滕州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宣传教育分方案》《涉农领域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明白纸》,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涉农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建立风险排查动态管理台账,重点围绕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设立银行式金融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欺骗误导农村群众等方面进行排查,有效防范涉农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开展融资业务。
三、经验启示
(一)健全管理机制,构建优质承贷主体。通过全面摸底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动态服务台账,确保工作有记录、管理可追溯、过程有监控。通过主动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分配机制,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难题。
(二)提供担保增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通过加大与农担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完善农业信贷担保相关配套政策,推进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解决担保难题,促进农业上下游产业融合及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三)注重防范风险,规范主体金融业务。通过健全涉农领域防范非法集资工作制度,开展宣传教育、排查工作,能够有效防范涉农领域非法集资风险,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依规开展融资业务。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卫生健康局:“全链条”信用修复服务 助企“增信减负”
发布时间:2025/10/13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维信用赋能”新模式 构建监管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0/13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强化信用诚信监管 营造和谐劳动环境
发布时间:2025/10/13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科学技术局:强化企业科研诚信建设 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3 -
【滕州市典型案例】滕州市交通运输局:“批量修复”新模式 化解交通运输企业修复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13 -
【滕州市典型案例】国家税务总局滕州市税务局:强化纳税信用管理 助企发展“诚”势而上
发布时间: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