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型案例】山东新泰:让信用数据变成“真金白银”
“过去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都是自己跑银行求贷,现在银行根据企业的信用信息,主动送贷上门。”近日,山东新泰市汶南镇养殖园区的养殖大户刘彬,迎来了主动对接融资需求的银行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拿到了200万元纯信用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新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大屏上持续跳动的数字,代表着不断汇聚的数据。刘彬和其他养殖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信用档案,他们的注册信息、纳税信息以及表彰奖励信息等一目了然,像这样的涉农、行政管理、企业信用等数据信息当地归集了14大类、62小类,1.07亿条。
从“主动找银行”到“银行主动找”,资金、政策送到养殖户家门口,得益于新泰市信用中心“数据变信用、信用变信贷”的转换链条。“这些数据如果不用起来、不盘活起来就是一串串数字,用起来则是‘真金白银’。”新泰市社会信用中心、高级经济师曹淑涛介绍,当地一直以数据开发利用为抓手,探索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新路径。
去年以来,新泰市依托信用大数据创新实验室,通过设计专属服务方案、联合建模等形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整群授信”带动“整县授信”,成功打造批量授信全新模式,实现了“社会信用+金融征信”的深度融合,让1.07亿条信用数据“变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目前,依托信用数据分析,当地银行共为首批小微企业客群预授信总额超10亿元;200多户养殖户成为首批乡村特色产业供应链贷款的客户群,获得授信1亿元。“一开始我只能申请3万元,但银行调取我的社会信用报告后,额度增加到了5万元。”新泰市龙廷镇生猪养殖户崔新是首批受益者,优秀的“社会信用”为他的贷款“加了分”。
此外,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当地银行还为其发放科技补偿贷13笔4600万元;依托农险参保数据,为320户种粮散户授信595万元。
(来源:中国经济网)
-
【国家典型案例】敦煌市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探索“信易+”模式的多元应用
发布时间:2025/01/06 -
【国家典型案例】深圳南山推行“先诊治、后缴费”信用就医便民服务
发布时间:2024/12/04 - 发布时间:2024/11/15
-
【国家典型案例】济南累计为企业开具公共信用报告500余份 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26988份
发布时间:2024/10/08 -
【国家典型案例】深圳坪山区:深化政务公开,提升“信用+审批”政务服务质效
发布时间:2024/10/08 -
【国家典型案例】兰州市“信易+医疗”试点让守信市民得到便利实惠
发布时间:2024/09/04